蓝花鲫是采用杂交和定向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的观赏鲫鱼新品种。蓝花鲫头部有鲜艳的红色斑块,身体两侧和尾鳍上有青蓝色、淡黑色及少量红色斑决分布,尾、胸、腹、臀鳍均较长,体色艳丽特异,游姿俊俏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品种适应能力强,食性广,耐低氧,在恶劣环境中有较强的忍耐力,易繁易养,南北皆宜,非常适合在水族箱中养殖。室内水族箱饲养蓝花鲫,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和美的享受,而且能够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使空气保持清新。由于受水体的局限,一般放养体长5~10厘米的蓝花鲫开始饲养,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1.水族箱的要求及设备配置一般采用规格为(120~150)厘米×(50~60)厘米×(30~4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水族箱为宜。每箱配置一台25瓦集增氧、抽水、过滤为一体的三用潜水泵(后文简称"三用泵")和一个GB-60型(可调时间范围为1小时)或HB-99A型(可调时间范围为2小时)自动定时间歇节电器(后文简称"节电器"),每箱配备磁力刷和长把刷各一个。 2.放鱼数量及规格放养时要选择身体健壮、无病无伤、均匀对称、规格一致的蓝花鲫,每箱放养体长5~10厘米的蓝花鲫鱼种20~30尾。水族箱饲养蓝花鲫,主要观赏其侧面,因此,放鱼要尽量挑选体侧斑纹华丽或有闪光鳞片的个体,而且品种也要搭配完美,既要有名贵品种,也要有一般品种,达到"红花配绿叶"之效果。一般采用五花(侧面蓝白斑块相间,分布少量红斑)、银鳞(侧面蓝白斑块相间并有银鳞分布)及口红(吻端有红斑覆盖)、鳃红(整个鳃盖甚至整个面部都被红斑覆盖)互相搭配,即可达到美化居室的效果,若搭配数尾红白鲫则观赏效果更佳。
3.饲养管理 (1)"节电器"的调节:春秋季节,调节"节电器",使"三用泵"停机60分钟-开机10分钟(或停机100分钟-开机20分钟);夏季需使"三用泵"停机60分钟-开机20分钟(或停机80分钟-开机30分钟);冬季室内若无暖气毋需使用节电器,若有暖气,须参照春秋季调节节电器。 (2)饲料投喂:由于蓝花鲫属于杂食性鱼类,因此饲料可选用动物性饲料,如蚯蚓、红线虫等,也可选用植物性饲料,如小米、大米及玉米糁等,还可以投喂营养全面(最好添加食用色素)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硬颗粒饲料,粒径1.5毫米为宜。每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投喂时间须选在"三用泵"停机时,否则容易被三用泵抽走造成饲料浪费,每次投喂时应观察蓝花鲫吃食情况,要根据其抢食激烈程度,适当掌握投喂频率,以不留残饵为准,切记不要投喂过量,避免造成水质污染,降低水体透明度,从而使水族箱失去观赏性。 (3)清洗过滤盒:在饲养过程中,三用泵抽出的水经过滤盒中的过滤棉过滤直接流入水族箱中,因此,水中的杂物及不溶性颗粒都经过过滤留在过滤盒底部的过滤棉中,过滤棉必须定时清理,才能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一般每周清洗过滤棉2次,每10天清洗过滤盒一次,这样即可保证水体清澈透明。 (4)换水:配置"三用泵"的水族箱,毋需经常换水,一般30~4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3~1/2。方法是:适当清洗水族箱,用"三用泵"或虹吸管把水族箱底层老水和底部杂物抽出,注入新水即可。换水间隔时间及换水量也可视水质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换水前和换水后温差不应超过5℃。若需要彻底换水,需先清洗水族箱壁和底部,后用三用泵将水抽出大部分(以三用泵不露出水面为界限),最后用虹吸管将剩余的水抽出,然后注入新水即可,加注的新水若为自来水,事先要经过曝气和升温。 (5)防病:在鱼入箱前,若为冬、春季节,鱼体采用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10~15分钟;若为夏季,需采用1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5~10分钟。水族箱中水体的消毒,一般为春、秋季各用硫酸铜消毒一次,使水体成0.7毫克/升;夏季每月用二氧化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一次,使水体成0.5毫克/升。另外在彻底换水时,也要将鱼捞入盛有15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的塑料盆中对鱼体浸泡10分钟,达到消毒的效果,一般毋需采用其它防病药物,即可使水族箱中的蓝花鲫健康生长。由于水体较小,因此,防病药物的秤量一定要准确(一般用天平),否则容易造成药量不当,达不到防病效果,甚至造成死鱼现象的发生。 (6)其他管理措施:①注水。水族箱水体由于蒸发作用也会不断减少,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也要定期加注新水,保证有效水位。一般保持水位要淹没过滤盒下面的排水管口,否则,会产生流水噪音。②定期清洗水族箱壁和三用泵泵体。由于有机物的附着作用,水族箱壁和三用泵泵体常被有机物或藻类附着,降低箱壁的透明度和三用泵的工作效率,因此要定期用磁力刷清洗箱的左右及前壁,用长把刷清洗水族箱后壁,以保证箱壁透亮,增加观赏性,刷洗周期根据箱壁被污染情况具体掌握;三用泵泵体及水管等部件要每月清洗一次,方法是将三用泵及各部件拆开,分别刷洗干净后重新安装好即可。③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痊愈后,再放入箱中饲养。④防病用药时要注意观察,若发现因药量过大造成异常现象,立即换水,避免死鱼。 来源:《种植与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