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养殖业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又称黄粉甲。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是百万余种昆虫的一个种。它产于南美洲,原为一种常见仓储害虫。后被人们作为活体动物蛋白饲料所利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传统观念来看,是蝎子、观赏鸟、龟、甲、蛙类、鱼类、珍禽类等,首选活性饲料。近年来,经专家化验分析,其幼虫含粗蛋白达50%-60%,其蛹含57%,而成虫则含64%。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 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16种氨基酸。每百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947.91毫克,其营养成分高居各类动植物之首,被誉为“蛋白质宝库”,是新发现的一种营养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 二、黄粉虫养殖项目的开发前景 进入新世纪、环境、资源、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蛋白质的短缺,亦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且不讲人类的需求,仅对畜牧业来说,动物性饲料蛋白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畜牧业目前也处于一个适应社会需求,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动物性蛋白饲料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传统的饲料蛋白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肉骨粉,鱼粉和微生物单细胞蛋白。对于来自于昆虫的蛋白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肉骨粉在牲畜之间极易传带病原。如国际上影响巨大的“疯牛病”“口蹄疫”即与肉骨粉污染有关。而国际上优质鱼粉的产量每年正以9.6%的幅度下降,单细胞蛋白提取成本过高。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急需寻求新型、安全 、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的动物性饲料蛋白。因而,目前许多国家已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黄粉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另一方面作为蛋白质饲料出现。我国近年来,亦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了较大的成果。尤其对蝇蛆、黄粉虫等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富含全面、生物量大,是可再生性极强的资源。且生产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三 黄粉虫的养殖优势及效益对比 黄粉虫食性很杂,喜甜,主要食物是麦麸、麦糠 、玉米秸、豆秸、花生秧、地瓜秧、豆皮、瓜果皮、豆渣、酱渣、粉渣、蔬菜残体、厨房垃圾甚至畜禽粪便等等,只要是无毒、无异味,而且其转化能力极强,同时,还具有一定降解能力,因此在产业化开发黄粉虫资源功能的同时,对其生态转化功能的开发所获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亦十分突出。 黄粉虫生存条件很低,适应性较强。其特点惧热不惧冷,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只要夏季注意降温,排湿,冬季注意保暖,通风,一年四季都可饲养。由此可见,黄粉虫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养殖业。具有节地、节粮、节水、节能源、节空间、节人力“六节”特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各类人群、各类条件。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化养殖场,还可解决当地下岗再就业,及当地农村闲散劳动力流失的社会问题。 黄粉虫的应用领域很广,概括起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活体高蛋白动物饲料,应用于特种以养殖业。 另一方面是作为加工原料,应用于高蛋白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及高营养功能食品的加工(其营养功能食品可成系列),还可通过深加工,提取虫油 药物及溶菌酶、壳聚糖等生物化工产品。 据专家分析、测算,养殖黄粉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养蚕的十倍,养猪的五十倍以上。举例如下: 黄粉虫养殖效益 以引种200斤养殖规模来测算: (1)投入 引种费 36元/斤×200(斤) 7200元 木架 90元/个×8个 720元 木盒 8元/个×1000个 8000元 其它 300元 合计 16220元 (2)产出 月产出2000斤(最低)×12月 24000斤 收购价4元×24000斤 产值 96000元 (3)成本 2元/斤×24000斤 48000元 (4)收入 96000元-48000元 48000元 四 黄粉虫养殖的技术保证 (一) 养殖技术的改进和提升 黄粉虫的饲养历史悠久,民间饲养已达百年之久。以动物园为主的适当规模饲养,也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停滞不前。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北京动物园从前苏联引进饲养。七十年代被科研部门用于杀虫剂的药效检测与毒性试验,昆虫学界亦用作科研、教学中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试验材料,后流于民间,到目前为止,均为家庭零散饲养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以致造成黄粉虫品种繁杂,退化严重。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自一九九四年开始进行以黄粉虫为主的昆虫资源产业化利用系统研究,于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通过省农业厅主持鉴定的《黄粉虫新品种选育,繁育、工厂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课题,深入开展了黄粉虫资源的普查,通过提纯 复壮、杂交、培育出了3个理想的优良品种(GH-1、GH-2、HH-1),并进行了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一系列研究。提高繁殖系数和年饲养代数,改进传统的饲养技术,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进行产品深加工开发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国家农业部又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列为二零零年丰收计划项目,极大地推进了黄粉虫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进度。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应用》在山农大由农业部、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至此,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揭开了黄粉虫养殖的新篇章。 (二)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题提示,另见《养殖技术手册》) 1 生态环境(适存条件)及生物学参数 2 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 3 工厂化养殖工艺过程 (1)卵的收集与孵化;(2)蛹的收集与羽化;(3)成虫的饲养;(4)幼虫的饲养管理。 4 饲养设备选型与制作 5 饲料的选用及饲料配方 6 常规管理注意事项 五 市场潜力 近年来,日本、美国等从我国购买甲壳质,生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再以“高科技制品”,返销大陆中国。其主要品种有壳聚糖和由壳聚糖配制的专用制品,以及供化妆品用的衍生物等。而国内壳聚糖制品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应配套设备还在探索之中,产品没有执行的统一质量标准,指标性能不稳定,生产企业应用的高品味壳聚糖则需进口。饲料工业中,正在开展利用甲壳素作为抗菌添加剂的研究,亦逐步未行业所接受。昆虫粉中则自然含有5%左右的甲壳素,是理想的新型饲料蛋白。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肉骨粉污染带来的“疯牛病”等问题,优质鱼粉的产量下降,单细胞蛋白成本高等因素,有待探讨新型无污染残留、高产、具天然抗菌物质的饲料蛋白来源。昆虫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正符合这一发展趋势。黄粉虫是昆虫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种类,开发利用价值非常明显。 其它相关的产品及副产品如虫油、虫粪。生物有机肥等,均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饲料生产、工业、国防生产等领域。 六、项目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全球已知昆虫种类有180万种,中国就有近30万种。本项目推广后,可进一步提高良种繁育、规模生产和产品深加工利用技术,使黄粉虫资源开发成为继桑蚕、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新型昆虫产业。 黄粉虫养殖开辟了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通过工厂化生产,提供大量优质动物性蛋白质,加工成各种特种饲料,可促进其他养殖业的发展。 黄粉虫养殖项目大面积推广,可形成新兴产业,增加就业门路。因其饲养工艺比较简单,劳动强度不大,易于向农户,城镇下岗人员推广。以户养为例,每生产5吨虫,可增加十几个就业岗位。形成产业后,完全可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黄粉虫养殖项目推向农村,可顺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以建立年产1200吨虫产量的集约化养殖基地为例,吸收200户来养,若以8000元/吨来计算,年产值可达960万元。有多少户受益?致富一方,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因此,该项目无论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等诸方面分析,其意义都十分深远。 来源:中国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