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冬和曹双仓之所以着力培养青灰色细犬,主要是被沈阳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作《竹荫西图》中的细犬形态所打动。韩晓冬认为,这幅画中的细犬比《十骏犬》中的细犬毛色更胜一筹。不过故宫博物院专门研究古书画、尤其是宫廷西洋绘画的专家聂崇正先生向记者指出,《竹荫西图》并非康熙时代所作。“,良犬也”,这幅画从名字上已清楚说明,画的其实是一只西洋犬种。 聂先生介绍,郎世宁和艾启蒙几乎在同时画过一组《十骏犬》图,至于这两组图究竟是什么时候画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画上都有题款,说明每幅画上的狗都是某地都统或地方官进献给皇上,供乾隆皇帝去围场打猎用的。郎世宁的《十骏犬》中有一幅是藏獒,一幅是八哥犬,其余看似是细犬。而艾启蒙的十幅全是类细犬。两组《十骏犬》不同的是,郎世宁画的是长条立轴,画幅比较大;而艾启蒙画的是册页,画幅比较小。两组《十骏犬》图中,每一条狗根据其毛色形态都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但是《竹荫西图》的名字是画意,并没有狗本身的名字。从这幅画的名字看,画中一定是一条西洋犬,可能是传教士带到中国来献给皇帝的。从狗的画法上看,两人的风格非常类似,用西方的画法画的狗,后面背景是中国画家补画的,这使狗和背景的风格上有差异。狗采用的是西方的素描画法,造型立体具有质感。而中国画的传统画法是有明显的外轮廓线。西方画家则用的是细小的笔触,表现微小细腻的感觉。” 两幅《十骏犬》中画的许多狗无论从品种还是来源上应该都是一样的,画的时间是乾隆年代,但画上并没有具体年款。 那么,《竹荫西图》和《十骏犬》到底是为康熙还是乾隆画的?聂崇正说,郎世宁出生在1788年,他二十几岁到中国时是康熙五十四年,到1766年郎世宁在乾隆时代去世,他先后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从现在的收藏看,并没有发现郎世宁在康熙朝的绘画。目前可以确认的郎世宁最早绘画作于雍正元年,而他一生中的主要作品大多在乾隆朝。《十骏犬》上题款的都是乾隆朝的官员,时代毋庸置疑。至于《竹荫西图》,虽然画上没有年款,也无其他资料佐证,但聂先生考证该画应该作于雍正朝而非康熙朝。 “郎世宁刚到中国的时候尚年轻,精力充沛。在雍正年间,他的画无论是主体还是背景都是他一人所为。到了乾隆朝,一方面是他年纪增长精力可能不济,更主要的可能是乾隆皇帝对西洋画法过分追求表现细微的风格有自己不同的判断,因此郎世宁的许多画中,除了主体是他所绘,背景常由中国画师用传统画法完成,主体和背景风格差距明显。这一点在《十骏犬》中非常明显,而在《竹荫西图》中,作为背景的竹子与作为主体的狗一样是用西洋立体画法所作,因此我判断《竹荫西图》是在雍正年间所作。竹荫西并不是康熙的猎犬。” 聂先生说,唐代周的《簪花仕女图》中有美女逗西施犬的内容,是中国现存出现狗较早的绘画作品,不过狗在其中并非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到了明朝有了专门画狗的图,仇英画过《番人牵狗图》。明朝宣德皇帝也画过狗,还画得不错。他画的狗的样子比较像今天的阿富汗猎犬。其实在南宋册页中也有表现在花丛中小狗的画,而南宋画家李迪画的一条墨犬则与今天的山东长毛细犬比较相似。到了清朝宫廷画中,狗的主要特点是写实,不但连样子,就连名字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跟今天照相的目的差不多,这说明历史上的确是有这么些狗,在皇帝的命令下被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由于郎世宁的名气更大,画的尺寸也更大,因此相对于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由艾启蒙画的《十骏犬》册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郎世宁《十骏犬》更加有名些。至于《竹荫西图》则保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主笔:蔡伟
|